我国已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
国家卫生健康委5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。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摄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(记者李恒、董瑞丰...
本报记者集体采写
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,也是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。长期以来,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也存在资源分散、保障不足、效能不高等问题。全国两会期间,数位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为此建言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图书馆馆长李燕锋说,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创新发展,重点要在发展模式、管理体制机制、人才队伍建设、数字资源共建共享、跨区域融合发展、特色活动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创新,切实解决基层文化站管理体制机制不顺、文化专干“不专”、文化人才匮乏、文化产品供给不足、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讲解员程星表示,要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、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、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、缩小服务差距。如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,配备图书室、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。定期开展群众文化需求调查,内容资源上不断更新,载体上与时俱进,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让群众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。
“对于丰富农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、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、助力乡村振兴,乡镇综合文化站起到了关键纽带作用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认为,老年人口多是农村面临的问题之一,他们的文化生活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效果。乡镇综合文化站应瞄准这一群体在工作上探索创新,让更多老人拥有健康身心,更好享受乡村振兴成果。
李燕锋则建议以“文化+”推动文化与旅游、体育、农业、工业的结合,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。一是以“我们的节日”为主题,开展民俗展示、游戏竞技等系列活动;二是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,激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力。
“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,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。”针对乡村专业人才这一痛点,李燕锋提出,要培育挖掘乡村文化本土人才,通过文化帮扶、政策引导、人才培训等方式,吸引各类文化能人投身乡村文化建设;建立完善乡村文化人才激励引导机制,让乡村优秀文化人才“用得上、靠得住、留得下”;还要完善乡村文化人才传承体系,发挥好“传帮带”作用,让更多人参与乡村文化建设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。
“基层文化站专业人才短缺,特别是年轻人。”陈静建议把乡镇文化站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结合起来,让社会体育指导员下沉乡村开展志愿服务,弥补专业性不足和人手不足的问题,建议各地通过制度性建设,集合多领域专业志愿者,有体系地下沉到基层。
(统稿:郭凯倩 参与采写:郭凯倩、孔令晖、瞿祥涛)
阅读剩余全文()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,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