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开发区、黄埔区出台“新质生产力30 条” 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亿元扶持

讯(记者张李源清)3月31日,广州开发区、黄埔区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打造 “三城一岛”产业增长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举措》(以下简称“新质生产力30条”),推出30条覆盖投资、创新、产业、生态的硬核措施,聚力打造“三城一岛”产业增长极,激活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,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“开发区模式”。

mmexport1743435037498

“政策秉持与企业一起成长、双向奔赴的理念,大力实施‘七大合伙人行动’,强化政企携手共建、风险共担、价值共创新型政企关系。”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秘书长陈超对政策进行详细介绍并向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:到开发区来,到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来,总有一款政策适合您。

据了解,作为该区聚焦新质生产力“1+15+5”政策体系的统领性政策,“新质生产力30条”在全国创新推出“投资、项目、创新、企业、产业、园区、生态”七大合伙人行动,最高单个项目扶持达1亿元,全力构建“投资首选、创新引领、产业集聚”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。

双向奔赴激活全球资本

值得一提的是,广州开发区、黄埔区此次出台的政策不仅对符合省市要求的外企叠加支持,同时对暂未达到省市标准的企业提供“育苗温室”支持,构建“阶梯式”的扶持体系,做到“培强”和“育小”两手并抓。

“通过‘行业分档’和‘项目分类’结合的扶持模式,我区对外资奖励更具科学性、合理性和灵活性。”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文日煜表示。

在项目落地方面,政策以“项目合伙人”思维,把国家专项资金、超长期特别国债、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补助等政策,“打包”推荐给企业,让企业叠加享受国家增量政策、省市加力政策和区级产业政策。同时支持项目方整合自身资源和上下游资源,实现一批补链强链项目集聚发展,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。

全周期孵化+阶梯式扶持

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,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创新风险,广州开发区转变角色,从“政策供应商”升维为“创新合伙人”,提供全链条政策扶持,让企业聚精会神搞研发,放心大胆搞创新。

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刘俊表示,针对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,在研发投入、金融供给、场地保障等方面的特点和痛点,依托包括独角兽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瞪羚企业在内的“新质生产力企业”的梯队式成长培育链条,构建全生命周期、分类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。

传统焕新+未来破局

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,政策以“产业合伙人”行动推动“双轮驱动”,让企业真正成为新经济、新赛道的参与者、见证者、共享者。

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,首创土建技改、租赁技改等政策条款。在壮大新兴产业方面,锚定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、4个未来产业,鼓励企业就地融入龙头企业、生态企业、骨干企业供应链。在培育新业态新消费方面,聚焦平台经济、首店经济、演艺经济、版权经济、银发经济、美丽经济等新经济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园区生态+要素保障

园区是企业聚集地和产业承载区,租金高、买房贵、拿地难等是企业或多或少面临的“成长烦恼”。政策精准聚焦以上痛点,园区建设以“园区合伙人”行动为指引,以“一园一产业、一园一链条、一园一特色”高质量配置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,降低企业入园租金成本,打造特色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园区。

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总经理助理、南方美谷集团董事长钟润强表示,政策通过“大比武”的方式,对综合效益较好且产业特色突出的园区运营方予以补贴,有助于提高产业服务质量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,丰富园区的产业生态。

为您推荐

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,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