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海洋文化看泉州·瞰看泉州湾——走读泉州湾②】海洋渔女:没有蟳埔女 就没有泉州的鱼市

【开栏语】

蓝蓝泉州湾,海陆交响。千百年来,泉州因海而生、因海而兴、向海图强、依海而美。作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泉州湾写下了泉州海洋文化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它独特的“海丝印记”,塑造了泉州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
以习近平总书记“海洋强国”为向导,展开“海洋文化看福建”的泉州篇章。即日起,泉州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“海洋文化看泉州·瞰看泉州湾”专题,通过“飞阅泉州湾”、“走读泉州湾”两大主题专栏,探访挖掘泉州湾风物、生态、枢纽、物产等亮点,呈现厚重的海洋文化底蕴,见证现代海洋经济的勃兴,在古今交织中,呈现一代又一代泉州人奋斗拼搏的生活和生产图景。

海洋文化看泉州●瞰看泉州湾——走读泉州湾②

海洋渔女:没有蟳埔女 就没有泉州的鱼市

讨海走船的渔民,熟悉海边潮水的起落,犹如熟悉日夜更替一样。8月16日,正值农历初一。临近中午时分,在阵阵鞭炮声中,300多艘渔船迎着潮水驶出了泉州湾。

蟳埔开渔节 陈敬聪/摄

随着开渔季的到来,几天后渔船陆续返航,鱼市开张了。在泉州大大小小的菜市场,随处可见蟳埔阿姨贩卖海鲜,她们头戴“簪花围”,耳佩“丁香钩”,身着“大裾衫”,腰上别着一个“小红包”,穿行于集市之间,异常光彩夺目。

穿梭鱼市的鹧鸪姨们

在陈敬聪先生的《蟳埔女》一书中,关于蟳埔女卖鱼,最早可以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,诗人写诗赞美蟳埔女:“家住鹧鸪大海汀,阿姨少小贩鱼腥。罗巾竹笠新妆好,不插闲话鬓越青。”讲述的正是蟳埔女从小进城贩卖海货的场景。

繁忙的渔市 陈敬聪/摄

蟳埔女因为独特的服饰和头饰,而被昵称为“鹧鸪姨”,与惠安女、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。千百年来,蟳埔女从事采蚵、耙文哈、养殖、捉螃蟹、讨小海等内海作业。靠海吃海,淬炼出她们吃苦耐劳且乐观的性格。

泉州民间流传“没有蟳埔女就没有泉州的鱼市”,这句话并不夸张。过去她们挑着担穿街走巷,后来骑上自行车、摩托车,搭上汽车赶往集市销售鱼货,再后来坐镇鱼市做批发生意,她们精于心算善于经营,扎根水产批发零售,令其他鱼贩自叹不如。

泉州丰泽东海街道蟳埔社区黄书记介绍,整个蟳埔村原住民7000多人,有一半以上人口从事渔业相关工作。在泉州大大小小的市场中,到处都可以看到蟳埔阿姨的身影。

挖海蛎 陈敬聪/摄

“簪花围”和“红腰包”

开渔前,插着头花忙碌的蟳埔阿姨,忙于冲洗鱼箱鱼池,准备迎接即将归来的海货。黄彩修在自家10平方左右的鱼店里忙碌,她十几岁就开始卖鱼,如今和丈夫经营这家鱼店。

“讨海卖鱼三餐没有着落,起早贪黑是常有的事。”黄彩修说,近几年,随着“手机”生意的兴起,她组建了几个高档住宅小区的团购群,内港有新鲜的鱼货上岸,就在群里喊一声,生猛的海货几乎是“秒空”。

蟳埔女 陈敬聪/摄

距离蟳埔村最近的东海滨城农贸市场,蟳埔阿姨的摊位客人络绎不绝。卖了9年海鲜的黄阿姨说,开渔后三四天,第一批外港的渔船在夜里返航,他们一两点就去拉货上岸,清早五六点就在市场卖,最近买鱼的人多了很多。

家住蟳埔,曾任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敬聪老先生赞叹说:“时代发展进步,蟳埔人用勤勤恳恳的本性创造了幸福的生活,别看蟳埔女腰间系着那不起眼的钱包,她们中间不少人已经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婆呢!”

头顶“簪花围”是看得见的诗和远方,忙碌的营生,藏着对生活的欢喜和希望。在“双面”蟳埔阿姨身上,“簪花围”和“红腰包”毫无违和地穿搭在一起,她们用勤劳的双手拥抱大海给予的无价馈赠。

为您推荐

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,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