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延续多时的大学校园开放之争,有了重要回应:教育部网站1月2日发布《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(教育事业类428号)提案答复的函》指出,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,有利于大学更好地融入社会、服务社会。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,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,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。
从去年开始,社会各界对大学校园“闭门谢客”现象的讨论就持续不断,直到北京大学教师“跨栏”进出呼吁改变门禁事件而达到了高潮。面对开放呼声,一些高校率先表态,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浙江大学等此前已发文,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,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、登记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,但仍有部分声音不满局部开放和预约进入的形式。
讨论大学该不该开放,不能忘了一个大前提:按照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,高等学校“依法自主办学,实行民主管理”。也就是说,根据法规高校可以决定是否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。在此前提下公众能做的,不是用舆论压力强行“叩门”,而是要冷静理性地与高校管理者商榷:开门,究竟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?
大学开门的理由,各方已经列举很多。让公众亲近学府、亲近知识,得见“大学之大”,展现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;公立大学主要资源来自国家财政公共投入,图书馆、体育场馆等公共资源本应向社会开放,我国高校在教学、科研之外本就具有社会服务功能;保留大众对知识殿堂的接近权,斩断灰色研学产业链;关上大门的大学,恐怕再无各类励志的“旁听生美谈”了……这些理由从公众立场出发,说的都在理;站在高校立场,开放亦有必要。
打开校园大门,获益的不止外来者。高校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单元,不可能独立在系统之外。马克思说,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。对大学生来说,融入城市、融入社会是不可或缺的成长历程。“大门紧闭”的物理空间隔绝久了,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隔绝也就慢慢形成。而有形的门好开,无形的门难破。
但一直有一个重要理由阻碍大学校园开放——管理负担。疫情期间不得已的封闭管理,让校园少了很多“聒噪”,管理者也感受到了“闭门谢客”的省心省事。可是如果因此怠于开门,恐怕说不过去。事实上,在疫情之前随意进出是很多大学的常态,校园并没有因此乱得不成样子。教室、草坪、食堂、体育馆里的社会人士与师生相互往来、各安其分,成为校园一景。坦白地讲,如何管好开放后的校园、应该开放到何种程度,并没有技术上的难点,有的只是观念和认识上的障碍。
开放大学是开放社会的一部分,是疫情过后社会恢复常态的一部分,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。大学应该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,大学师生应该是社会关系的重要构建者,在保留校园开与不开、怎么开的权利前提下,好好研究办学理念与开放之道间的关系,是高校管理者的必修课。
教育部的答复函同时指出,将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,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,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。相信不久我们就会看到,大学校园将重现象征包容开放的人来人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