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的杭城,大自然仿佛打翻了调色盘。
坐上“北山街迪士尼”4块钱的“摩天轮”,远眺到的梧桐,是一片橙黄;搭乘杭州大厦的“银杏扶梯”,两旁的树叶,是璀璨金色。
杭州的秋意当然不止于此,有秋风秋水、有秋日秋月,还有每年如约而至的秋叶——“落叶不扫”。今年,从11月17日到年底,有23条道路(街巷)和13条河道园路,能够拥有落叶织就的“限定款地毯”。
落叶不扫,留住了满城秋意,也留住了城市顺应民意的温情。
杭州的“落叶不扫”,源自2011年热心市民的一个建议。“能不能让落叶多留两天”,缘何会提出这样的请求?一个字,因为“美”,再说多一点,那就是感受秋天的美。秋风一吹,遍地金黄,看上去别有韵味;脚踩上去,每一步都“咔嚓”作响,就连听觉上都那么美妙。
但长久以来,“片叶不留”是城市环卫工作的标准,枯叶腐烂行车行走容易打滑、落叶堆积造成火灾隐患、碎叶吹进湖里还会影响水质。
“浪漫之都”杭州,权衡再三,欣然接受了这份特殊的请求。
从20多年前的“还湖于民”,到去年断桥边的“还柳于湖”,再到前不久出炉的“小草公约”,城市倾听民声,对杭州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。“城,所以盛民也”,民为城之本,尊重民意,善用民智,这既是城市发展的本质与核心,也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要求所在。
落叶不扫,留住了“限时浪漫”,也留住了城市管理自我加压的魄力。
实际上,“落叶不扫”不是真的撒手不管,而是“精扫”、“缓扫”。对于环卫工作者来说,“落叶不扫”的工作量可比“片叶不留”,要翻上好几番,落叶堆里的生活垃圾得精细捡拾,雨天还得清理被落叶堵塞的下水口;而对于城市治理者来说,何地不扫、何时要扫、如何去扫,全都是没有标准可参考的,也都是需要不断精益求精的。
如何在诗意与市容之间,寻到一个平衡点?杭州始终在尝试之中。2011年开始在西湖景区小规模试点,2017年首次公布15条“落叶不扫”道路,近几年,这个数量增加到了30条左右。十多年的尝试中,杭州也摸索出了“白天不扫、晚上普扫、霜冻天气及时扫”的精细化管理模式。
不因事小而选择“不作为”,不因麻烦而选择“一刀切”,不断更新模式,不断提升做法,无疑是城市的自我施压,主动向前。
就像每年美院秋叶艺术节的口号“deeds are better than words”,行动胜于一切,一处处细节优化,让城市更有颜值,更有温度,更加美好。